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673-2219
国内刊号:43-1459/Z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47870 人次
 
    本刊论文
高校人文社科知识实践育人的转向分析

  摘要:人文社科知识教育是当前高校教学质量提升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正确全面地理解知识和教育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人文社科知识实践育人的转向,使高校师生在探究知识价值的形成过程中,建构人文社科知识教育的时代意义,从而实现其自身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

  关键词:知识教育;价值与意义;人文社科课程;高校教学改革

  一、高校人文社科知识实践育人转向的时代背景

  1.社会转型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更高要求

  市场经济、法治国家和公民社会是我国现代社会转型的目标及成功的标志,这一转型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等带来全新的变化。满足社会转型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基础,更要有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过于强调专业教育,忽视应有的人文社科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静态单一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因此,高校人才培养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应随之转变。

  2.知识转型对人文社科知识教育内涵提出新的认识

  知识是教育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以知识为轴心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离开了知识的传承,教育活动便丧失了存在的基本前提,学生的发展也失去了客观基础。教育(education)一词原意就是通过外导和内引的手段,把一定文化背景中人的主观态度和价值追求引发出来,使表达和倾听的主体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一个时代的知识状况必然影响到那个时代的教育状况,一个时代的知识状况的变化也必然会推动那个时代教育实践的改革。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更是由于其知识内涵的广延性、语言本身的歧义性、认识时空的阶段性等因素,而难以有一个最终的、唯一的、确定性的理解。

  3.高校人文社科知识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难以深入

  人文社科知识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它的实现方式。已有文献虽然为此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是研究者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活动作出的考察往往带有专业化的特点,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缺乏对知识自身应有特性的思考。现有研究对师生知识观念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探讨较少,而吸收多学科研究成果,阐释人文社科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的研究则更少,这就难以深入反思知识教育背后的理念,影响了研究应有的深度。

  二、高校人文社科知识实践育人的应然走向

  社会转型将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等带来全新的变化。知识经济是社会多元复合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经济形态,但在凸显知识经济功能的同时,又有淡化知识的人文功能和过于物化包装知识的倾向。知识教育必须在思想观念和实践行为上有所转变,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全型、复合型人才。

  “知识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具有确定答案的问题。现代知识所追求的是消除对事物认识的差异,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其终极目的是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与理解。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知识本质观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与解构,强调知识的理解性、情境性、创造性和文化性。反思的现代性期冀在包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合理要素的基础上,重建兼容知识的相对性、动态开放性、多样性与差异性、情境性、共识性以及不确定性的新型知识本质观,走向反思的现代性之路。确定性的、客观真理的现代知识观,以知识作为工具实现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物质功利目的,显示了知识对于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重大作用的同时,也使人类自身的理性认识能力获得巨大发展。然而,这种确定性知识观不断地受到怀疑与批判。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用“逼真性”来形容知识真理性的程度,认为经验知识或科学知识之为正确,仅仅只是在支持它们事实证据这个意义上的正确。正是这种怀疑与批判促进了知识的发展,同时也说明了知识并不是确定的真理,它是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

  教育的最高目的应该是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社科教育,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科学教育引导人去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人文社科教育引导人去充分认识和把握自身在客观规律面前的主体价值。人文社科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受其教育内容限定,人文社科教育,也可简单地定性为是人文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统称。社会教育,也称社会价值教育,其目的是让人成为社会化的合格公民;人文教育,也称人生意义教育,其目的是让人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人生意义和确立奋斗方向。社会价值规范构成了社会世界的核心。人文世界由一系列对社会价值规范及其实践的总体性反思活动及其产品、组织、制度、符号等所构成。在人文世界里,意义取代价值成为核心,价值及价值实践只不过是主体用来进行意义反思的材料。因此,高校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引领学生关注并探究人文社科知识的价值形成,使知识参与到学生个体的精神和自我建构过程中,成为人的精神、人格自由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学生与知识互动、生成中,使他们成为既能进行自我完善,又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已有文献对人文社科知识教育的实现方式进行了有益探索:课程目标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向知识创新与人文关怀并举;课程结构从“学科内封闭性”转向“综合化开放性”;课程实施从静态预设的接受性课程转向动静结合的兼容性课程;课程评价从量化一致的结果转向洞察有差异的过程;教学模式从单向趋同化的“灌输”转向学习共同体的“对话”等。

  这些研究已经且必将对高校人文社科知识教育及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现有研究对知识本身的性质、特点和价值缺乏应有的思考,导致对知识的价值无涉或价值混乱;对教育概念的片面理解,引发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论争。有的研究者无视或陶醉于现代知识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将高校人文社科领域去“情境化”、“生活化”和“个性化”的知识教育培养出的在人格、精神和品德上存在很大缺陷的“空心人”、“单向度人”和“非道德人”,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危机和人性危机等问题,归咎于现代知识本质观。为此,一些研究者盲目照搬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致使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知识教育领域观念和操作上的“水土不服”,造成理论和实践上的混乱和迷茫,直接影响了该类研究应有的深度。在社会转型、知识转型和高校教育改革的复杂环境下,人文社科知识实践育人的转向,能够使高校师生在探究知识的价值形成过程中,揭示高校人文社科知识教育领域中正在应用的理论体系的适用限度和相对性,建构知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现实意义。

  三、高校人文社科知识实践育人的理念建构

  我们从价值与意义的维度重新审视高校人文社科知识教育的研究文献,尝试探索人文社科知识实践育人的转向,目的并不是为人们提供一种固定的价值观、方法论或参照模式,而是希望使研究者和学习者能以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知识教育,思考由价值走向意义的知识教育。在新认识的基础上确定新的价值,在新价值的指导下重构教育观念、重新认识知识和重塑教学价值,建构知识教育的时代意义。这样的重建不仅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追求和任务,而且其自身也是理论与实践双重探索和交互作用的产物。

  1.重构教育观念

 知识价值是我们根据自身的需要所设计的对知识的有用性进行评价的规范系统。意义则是我们对于这些价值规范及其指导下的日常实践活动的总体反思,是对一个人或整个社会实践价值规范体系合理性的寻根究底的考问。人文社科知识教育实现的途径就是要把学生引向对所要学习知识的关注,在探究知识价值的同时,建构知识的意义。对知识价值与意义的思考,因每个提问者或回答者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经验不同,而很难有一个确定的和公认的答案。然而,现代学校的人文社科知识教育中,一些组织、制度、活动都按照某种价值体系的要求来加以设计,意义追问和反思的空间和时间越来越少,以至于荡然无存。此外,其他一些原本也可以进行意义追问和反思的场所与仪式如庆祝、典礼、宣誓等被取消,或者越来越失去人文性,成为例行公事。没有合理依据的价值及价值生活是这种病态和荒谬的总根源。人文社科知识价值的探究、意义的建构、价值到意义的完成,最需要的是教育的启蒙和培育。

  叶澜教授把教与学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单位,推广彰显生命活力的新基础教育改革实践。教育(education)具有外导和内引双重内涵,二者同样是不可分开的。片面强调外导下的知识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还只是一种外在的关联,忽视了这些知识得以产生的源泉和知识所应服务的对象,割裂了知识对于人的精神、人格发展价值的内在关联,造成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严重对立。片面强调内引下的知识教育,容易形成言之无物、行之无据的臆想和独断。我们必须将教育的外导和内引统一起来,人文社科知识不是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应使人们理解知识,吸纳知识中蕴含的精神能量,获得个性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所以,人文社科知识教育关涉到人精神世界的转向和生成。从性质上说,它关注的不仅仅是外在社会价值的获得,更是内在人生意义的获得。

  2.重新认识知识

  在人文社科知识教育中,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变化性,强调关注知识的适用范围和“人之为人”目的性,把知识学习作为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手段。这样就使知识成为一粒种子,在教学过程中能萌生出更多的东西,成为连接古今中外、连接理性与非理性、连接不同学科、连接德、智、体、美、劳的载体。在鼓励学生获取不确定性知识的同时,注意提高其运用确定性知识的品质。确定性知识可以通过预设的方式实现、确定下来,而不确定性知识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条件而生成。预设的内容往往是大的方向,它更多的是一种理想;而生成本身则是一个过程,生成的内容则是一种现实的存在。预设的内容应是教师的能力、知识深度和广度、思维方式、学生的状态到目前为止体现出来的特征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等。预设使教师对学生及知识过去的状态和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它只能了解客体过去的特征;生成的过程是对知识现状的认识,由于知识不断处于生成过程中,所以,对于其过去状态的持续认知有助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知识的预设与生成都不可或缺。

  对知识的重新认识,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实现,在对教学内容的解读中重新认识世界、理解他人并生成自己,培养了终身学习的意识。对知识学习的目的的改变,使得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对生活不断探索的过程。教师在进行研究时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满足学生知识周延性的需要,并不断反思已有知识的适用范围。

  3.重塑教学价值

  教育活动不可能回避价值问题。重塑教学价值的目的,就是弄清高校人文社科知识教育所追求的最有价值和最为根本的目标。这就提示我们在研究前应思考研究的价值取向。历史上关于教学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问题,比较典型的观点有三种:一种是强调社会本位论,一种是强调个人本位论,一种是既强调社会本位论又强调个人本位论。价值与意义的研究,既强调社会的价值,又强调个人的价值,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共生,在个体身上得到体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使个人、社会、人类的利益在学生身上得到不断的循环上升、和谐发展。

  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只有在人的各种关系与活动的交互中才能实现。在外向的实践和内向的反思活动中,尤显人文社科知识教育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就要认真地分析学科知识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在发展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体验、认识、欣赏、改变、创造能力的同时,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

  在交流互动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体验丰富的学习人生,满足生命成长的需要。这样不仅能保证人文社科知识教育在横向上的多方面性,同时在纵深方向上也保持整体性和关联性。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